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中新社记者 李安江 郭晋嘉 杜远
“我的孩子已被埋了10小时了”、“你们快点想办法啊……”
5月12日,我们作为中新社报道灾情的第一梯队在行至绵竹汉旺镇时,第一时间目击到东方汽轮机厂中学垮塌校舍的惨状。“救救我!” 垮塌的房屋中,不时透出被埋学生凄惨的呼救声。天一直飘着小雨,焦急的家长无助地围在废墟前,哭成一片。
前来采访的我们,面对那一张张泪脸,面对他们哀求的目光,一时不知所措。采访还是救人?这个新闻课堂上的道德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来得如此突然。我们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此时任何的采访行为都和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救人,十万火急”,但在坍塌的钢筋水泥面前,我们也束手无策。
“快点救人,快把这里的情况报告出去”,有人向我们喊着,我们一路狂奔,终于走到了一个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立即用已经拨得发烫手机发出了求救信息。
一夜折腾,已近黎明,我们这时却找不到返回的路,盲目前行中又遇一灾民安置点,我们正准备下车采访,一对焦急的夫妇直扑过来,“救救我们的孩子,求求你们”,急切的话语近乎哀求。窝在妈妈怀中的小孩满脸是血、双眼微闭,只能喃喃发出不明呓语。情况紧急刻不容缓,顾不得采访任务,我们又即刻开车送他们前往绵竹市区寻找医院。
副驾驶座的记者不停催促司机“快点,再快点”,坐在后座的女记者一只手紧握男孩母亲发抖的手,一只手轻抚男孩的额头:“坚持住,会好的。”三公里路程,我们知道,这是在和死神赛跑。
已经停电的绵竹市内一片漆黑,我们将男孩送到当地一个医疗点门前,司机打开汽车大灯照亮进入医疗点的道路。此时,我们突然发现,刚才忙着救人,把我们的一个同事丢在了路上。
经过近一小时寻找,终于在绵竹市人民医院门口一条躺满伤者的街道上看到了同事熟悉的身影,此时的他,已将相机和笔记本放在一旁,正和几名护士将一名满身是血的重伤者抬上救护车。
那一夜,我们没有感到孤单,我们搭车的的士司机,就是来自绵竹的前往灾区献血队伍中的一员。
这一夜,我们几乎没有完成一个采访。
(中新社成都2008年5月18日电)
“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展******
中新网西安1月18日电 (记者 阿琳娜)18日,“‘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幕式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行。古代画像砖、现代摄影作品和辅展文物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本次展览由103件展品组成,首先是来自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的画像砖42件,其中一级文物19件、二级文物8件;其次是现代生活摄影作品36幅;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馆藏文物25件(组)作为辅助展品,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6件。
图为展出的文物。 阿琳娜 摄展览内容整体分为三部分:第一单元“孜孜不‘卷’”,通过古今劳作场景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不同背景下人民共同创造人类文明,彰显劳作历史价值和生命意义;第二单元“又见炊烟”,从食材、庖厨、宴饮三个部分,讲述了生活中最平常笃实的幸福,强调“炊烟”是一道人间最温情的风景,亦是根植于内心最深处中的记忆、维系乡思与乡愁的重要纽带;第三单元“马踏春风”,表现人类不断走向远方、探索未知的过程。强调只有不断前行,用心发现真、欣赏美、感悟善,才能达到人生预设目标、获得生命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展。 阿琳娜 摄展览转换解读视角,立足普通人的生活,展现平实场景,讲述平凡故事。从劳作、宴饮、出行三个日常场景入手,以平直叙事方式,由浅入深,构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解读国人平凡朴实而细腻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期打造一场观众可以自我回顾、自我审视、自我展望的展览,一个营造场景、讲述生活、寻求共鸣的展览,一项有温情、有温暖、有温度的展览,让千年前社会生活与今天人们的现实生活真正联系起来,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展。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供图近年来,博物院不断加强汉阳陵文物遗址所承载的“文景之治”“汉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拓宽展陈思路,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途径,立足线下实体展,突破完善小微展,强化同兄弟单位和业界同仁的交流合作,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筹办展览,致力于一展一收获,一步一脚印,全力做好社会文化服务保障。
“我们”的生活记录——古代画像砖与现代摄影作品展开展。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供图本次展览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展览展期4个月,期间汉阳陵博物院还将围绕展览,逐步推出相关的虚拟展示、展览及展品解读、社教活动等系列推广宣传活动。(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